餐廚垃圾的不當處理已成為致霾致癌的一個重要成因
目前,餐廚垃圾的不當處理已成為致霾致癌的一個重要成因,要采用更先進的科學方法治理已迫在眉睫,刻不容緩。
據統計,我國城市產生的餐廚垃圾每年約6000萬噸左右,城市餐廚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的一半左右。例如北京市餐廚垃圾占生活垃圾的70%;上海市餐廚垃圾占生活垃圾的59%;濟南市餐廚垃圾占生活垃圾的42%。
餐廚垃圾具有污染源和再生能源的雙重特征。雖然它能提供寶貴的可再生能源,但也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。最典型的當屬餐廚垃圾滲濾液及其產生的各類氣體污染物(VOCs),它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。在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VOCs ,不僅是大氣中重要的一類污染物,而且對人體產生毒害,有致畸、致癌等危害。
目前,中國城市餐廚垃圾的處理形成了以厭氧、好氧消化或稱生物菌包法為主的方式,這種方法有許多不足。國家生態環境部——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針,對生物菌包法(厭氧發酵、好氧發酵)處理餐廚垃圾的研究得出結論:在檢測的119種污染物(VOC)中,超過檢出限的有50種,包括烷烴、烯烴、鹵代烴、芳香烴、含氧有機物以及硫化物等7類重點污染物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297-1996》,乙醛等大氣污染物最高超標65倍。餐廚垃圾產生大量有毒大氣污染物是霧霾的主要成因,同時也含有大量致畸、致癌的物質。
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權威發布《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》中,生物菌包法處理餐廚垃圾過程中檢測出的致癌物有如下毒害:1類致癌物:苯、二氯甲烷、室外空氣污染;2類致癌物:二氯甲烷、四氯乙烯、二氯乙烷、乙醛、乙苯、萘;3類致癌物:乙烯、氯甲烷、甲苯、二甲苯。
以上致癌物通過皮膚、消化道、呼吸道等途徑傳播,引起肝癌、肺癌、食道癌等多種癌癥。
餐廚垃圾的處理影響著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健康,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。國家對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方面,制定出了較完善的管理辦法,已搭建起相應的政策體系。但是,目前餐廚垃圾的處理技術還需要完善、改進和創新,要采用更先進、更科學、更完善的方法。
目前,中國城市餐廚垃圾的處理采取以生物菌包法(厭氧發酵、好氧發酵)為主的方式,由于該方法速度比較慢、周期長,且“臭氣 ”大, 容易產生滲濾和惡臭有毒氣體,應遠離人群密集區80公里以外,不適合在市區,更不能在集中辦公的大樓內使用。同時,它也是城市黑臭水體的最主要的“制造者”,并對城市排水系統造成很大壓力。還有不及時對餐廚垃圾進行回收利用,也不符合中國綠色環??沙掷m發展的需要。